日语翻译。我用日语写了封信给日本教授,求高手帮修改。日语大牛来。留个QQ或邮箱

2024-09-09 22:33

1. 日语翻译。我用日语写了封信给日本教授,求高手帮修改。日语大牛来。留个QQ或邮箱

当代企业的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通过自身滚动扩大再生产的模式转向融资和资本运作作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模式。近日,在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和江苏省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共同主办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企对接研讨会上,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院长朱耿洲博士等投融资专家现场手把手教起了近千家中小企业如何融资。
      据悉,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9年,每年都有约30%左右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有超过60%倒闭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链的断裂。中小企业要存活,必然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而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都需要资金以及资金支持下的升级时间。所以,鑫信集团,融资问题直接关系着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
      而更使中小企业困扰的是,我国只有2%的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也就是通俗上说的融资,而在这2%当中,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90%以上,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不到10%。南京鑫信集团董事长付树兵在会上说,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迫在眉睫,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影响金融服务稳健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有利于发挥金融服务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作为江苏担保行业的领头羊,鑫信集团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针对中小企业无有效抵押物,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灵活变通,开创企业股权、商标权、知识产权、专利权质押,车辆设备、集体土地上自建产房抵押,收费权,个人信用,企业间联保等反担保措施。而商标权贷款和信用贷款更是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据江苏担保鑫信集团董事长付总介绍,商标质押贷款是指具有品牌优越的企业以其商标专用权做质押物,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融资模式。鑫信集团为南京一家足疗企业做过成功案例,使企业顺利地从银行贷款800万元。有一家从事通信软件生产销售的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希望从银行获得贷款,而软件研发企业有的就是通俗上讲的人脑+电脑,没有银行认可的实物抵押,鑫信集团以企业股权和信用作为反担保措施,帮助企业获得贷款500万元。
      记者采访付总时说,虽然《担保法》规定,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可以质押,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同时受无形资产权不保险等观念的影响,银行此前一直对商标质押贷款敬而远之,不过如果有工商部门以及担保公司的参与,商标质押的可信度和可操作度将必然会随之增加,他预计南京将会有不少企业通过商标拿到贷款。
      据了解,鑫信集团更在原先银行没有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业务时,联合江苏银行、浦口信用社,突破传统农村信贷模式,以纯信用江苏担保,共为合作社、农庄等贷款担保4550万元,实现了南京专业合作社贷款0的突破。

日语翻译。我用日语写了封信给日本教授,求高手帮修改。日语大牛来。留个QQ或邮箱

2. 日本语发展前景怎样?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本科生扩招政策,而2003年的毕业生是扩招以后的第一届毕业生。现在,就业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日语人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要稍好一点,而研究生市场更大,机会也更多。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今年本科毕业生400余人,人数是往年的2倍以上,但是到学校来的用人单位的绝对数量还是比往年多一些。现在已经签约的有150人左右,而且月薪要稍好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平均2000元左右。加上考研的同学大约能有一半的应届毕业生有了去向,剩下的同学除了毕业后出国的,都已经有了就业意向。乐观估计,90%以上的同学有了着落。  日语人才,就业去向哪里?  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  1. 进军日企很容易:  日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城市,诸如大连、烟台、青岛、苏州、无锡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很多同学都把进入日企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  但是,日本公司的工作风格与国内、欧美都有差别。日本公司的老板工作讲拼搏,加班加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也要求员工同样勤奋,有奉献精神,绝不可斤斤计较;日资公司喜欢把工作的目标、进程订得细致清楚,然后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完成,不喜欢任何人标新立异;凡事须向上司汇报,问准方可行动。  因此,要想成为管理规范的日资企业中的一员,在面试中就要注意这些特点。  第一,守时。  于丽红老师认为:“面试成功的秘诀是了解日本人守时认真的性格特点。”如果面试时间定在下午1:30,那么按照日本人的思维习惯他会在1:25左右到场,而参加面试的你也必须提前三五分钟到场才行。在日本人看来,守时是一个人的必备品质,如果面试已经开始,你才匆匆忙忙赶到,那么你不用拿出简历就已经被炒了。  第二,注意细节。  要穿戴整洁,不能蓬头垢面;着装要得体,到不同性质的企业面试或竞聘不同的工作岗位要穿不同款式的服装,最好穿职业装。面试时眼睛要直视面试官,不能左顾右盼,否则日本人会认为你并没有在听他讲话,这在他看来是非常不尊重人的。面试时要“站如钟,坐如松”,双手一般放在身前,充分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最后,无论面试成功与否你都要对面试官道谢(どぅもぁりがとぅござぃました)和道别(さょぅなら)。  第三,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在中国,一般的面试过程是你把简历交上去,等待用人单位给你安排工作岗位,或者是你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才去面试。可是日资企业的面试却不是这样的。参加面试之前,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对面试官“坦诚相告”。比如说: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与人交流,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却很强,面试时你需要把这些都告诉面试官。但是不必担心,你不会因此而失去在日企工作的机会,相反你会找到更适合你的工作岗位,比如:文字翻译,财务总监,计算机中心负责人等等,这些工作会比公关经理或人事部经理更适合你。曾经在日企工作两年,后来又在日本留学四年的崔平老师说:“日本老板的想法是工作岗位要因人而异,他们希望充分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如果你已经顺利通过面试,那么恭喜你了!但是对于接下来的考验也不能掉以轻心。一般的日资企业都不会“养”一个专职的翻译,尤其是中小型的企业,它们更多的是需要“多面手”,你的工作也多是翻译兼秘书,或兼某个部门的负责人等等。所以进入日资企业之后还要多角度的锻炼自己,注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日本老板最看中的两种能力,也是你在日企站稳脚跟的筹码。  2. 日语+IT很光明:  日本的IT业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日语+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将十分走俏。近几年美国通用(GE)公司、美国戴尔集团的亚洲分部纷纷把原来在日本的业务拿到中国大陆来做,他们对既通日语又懂计算机的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大连外国语学院96级有一名男生,从大三开始自学电脑的有关课程,毕业时他的计算机水平已经相当高了。由于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都很强,又有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很快就被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相中。尽管毕业到现在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如果你和那位男同学一样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参加微软的一些计算机认证考试,然后向IT业发起进攻;同理,如果你对法律感兴趣可以参加全国司法考试,然后去竞聘翻译兼法律顾问等职;如果你对会计学感兴趣,可以去考ACCA(英国注册会计师)等会计师考试,然后去胜任翻译兼财务总监等职。总之,你在学好日语的同时,培养好自己的兴趣,并争取有一定的造诣,这样会使你的就业前景更加光明。  3. 其他去向也灿烂:  前些年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大连以及东北其他一些对日交流比较广泛的地区,但这些年,南方一些城市,比如深圳、广州、上海(尽管上海很难进)的一些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商社、旅行社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像烟台、威海、青岛等北方的沿海城市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另外,国家部委、各省市政府机关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有增无减。比如今年3月中旬,烟台市政府来大连外国语学院要本科毕业生20人,他们将被聘为烟台的区级政府机关和街道社区的日语翻译和经贸谈判人员,尽管没有日资企业的待遇丰厚,但是却反映了国家对日语人才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研究生的就业天空一片晴朗,他们的工作层次要更高,待遇要更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将从事专门性的学术研究,或者在大学里做专职日语教师,他们都将为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日语人才,从东到西都看好  外语类毕业生的就业往往受到对象国发展形势的影响,目前随着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从事对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尽管日语人才的去向还主要是沿海开放城市,尤其是那些开放程度比较高,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但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将来也会向内地和西部扩展。相信聪明的日本人不会放弃西部的广大市场,况且还有国家的优惠政策作为辅助条件呢。  多年带毕业生的苏老师,对日语专业的发展形势也很乐观。他说:“中国是越来越开放了,而且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了。日本是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从经贸,文化的角度加强中日之间的交流是必然趋势,日语作为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必将使日语人才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据统计,2006年一季度各省人才市场招聘单位需求数量最大的前十个专业依次是营销、管理、设计、计算机、机械、财经、医药、建筑、外语、电气。求职登记人员需求专业排行前十位的是计算机、管理、财经、机械、外语、医药、建筑、文教、艺术、法律。  从人才供给来看,日语专业人才明显供应不足。需求日语人才的企业从行业分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工业系统公司;二是国际贸易公司;三是信息技术公司;四是现代服务型企业。一般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大体为“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以上程度,口语流利。从交流会现场数据统计,9名英语专业求职者争1个工作机会,9家企业抢1名日语专业应聘者,可见日语人才匮乏程度。  从人才供给来看,日语专业人才明显供应不足。需求日语人才的企业从行业分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工业系统公司;二是国际贸易公司;三是信息技术公司;四是现代服务型企业。一般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大体为“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以上程度,口语流利。从交流会现场数据统计,9名英语专业求职者争1个工作机会,9家企业抢1名日语专业应聘者,可见日语人才匮乏程度  不知道你英语怎么样,如果既会英语又会日语,那出去找工作,就比别人有更大的优势了,现在英语太普遍了,一般稍微读过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讲那么几句,如果能多学一门外语,自然是最好的.也可以从事翻译和外贸类的工作.

采纳哦

3. 天津科技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怎么样?

国际贸易专业挺好的,普通人了解不多,竞争温和,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强烈推荐。

很多人有2个误解——:
1以为学国贸将来毕业后只能做外贸,这是不对的。学国贸也可以做内贸的。

2以为在中国做外贸只是做出口,这也是不对的,其实中国每年进口很多,发展前景也很不错的。

当然,国贸专业也有自身问题,这个必须承认——--欧美经济有衰退的风险,国家大力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外贸行业初级人才(像外销员,报检员)过剩,但高级人才(比如研究生水平的)仍然需求大于供给。

以后的就要方向主要有:
外贸行业,大型国企和外事服务型单位,对外贸易管理机构,三资企业,银行信托保险机构,国内贸易与加工制造业的需求也很旺盛。我的一个妹妹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国内高校排名也就在90-100位左右)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院,直接去了河北省建设银行总行。

国际贸易专业对英语的要求是与生俱来的——10年前我们毕业的时候就要求必过英语六级——如果你是文科生,这正好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英语优势和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大多数国贸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当高——再考虑到其手里的经济学学位和国贸专业素养,这是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望尘莫及的。经济学学位+高水平英语挺好的,毕竟2个方向在就业时选择面大一些,而且这2个方向结合的挺紧密的。

如果一定要排名的话,我认为:国贸>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英语>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月薪各地不一样的。起薪大概是1500-2500之间吧。还是要看企业实力和所属行业。

希望对你有用。

天津科技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怎么样?

4. 日语专业的从业方向是什么?前景如何呢?

日语人才,就业去向哪里?

  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

  1. 进军日企很容易:

  日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城市,诸如大连、烟台、青岛、苏州、无锡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很多同学都把进入日企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

  但是,日本公司的工作风格与国内、欧美都有差别。日本公司的老板工作讲拼搏,加班加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也要求员工同样勤奋,有奉献精神,绝不可斤斤计较;日资公司喜欢把工作的目标、进程订得细致清楚,然后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完成,不喜欢任何人标新立异;凡事须向上司汇报,问准方可行动。

  因此,要想成为管理规范的日资企业中的一员,在面试中就要注意这些特点。

  第一,守时。

  于丽红老师认为:“面试成功的秘诀是了解日本人守时认真的性格特点。”如果面试时间定在下午1:30,那么按照日本人的思维习惯他会在1:25左右到场,而参加面试的你也必须提前三五分钟到场才行。在日本人看来,守时是一个人的必备品质,如果面试已经开始,你才匆匆忙忙赶到,那么你不用拿出简历就已经被炒了。

  第二,注意细节。

  要穿戴整洁,不能蓬头垢面;着装要得体,到不同性质的企业面试或竞聘不同的工作岗位要穿不同款式的服装,最好穿职业装。面试时眼睛要直视面试官,不能左顾右盼,否则日本人会认为你并没有在听他讲话,这在他看来是非常不尊重人的。面试时要“站如钟,坐如松”,双手一般放在身前,充分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最后,无论面试成功与否你都要对面试官道谢(どぅもぁりがとぅござぃました)和道别(さょぅなら)。

  第三,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在中国,一般的面试过程是你把简历交上去,等待用人单位给你安排工作岗位,或者是你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才去面试。可是日资企业的面试却不是这样的。参加面试之前,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对面试官“坦诚相告”。比如说: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与人交流,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却很强,面试时你需要把这些都告诉面试官。但是不必担心,你不会因此而失去在日企工作的机会,相反你会找到更适合你的工作岗位,比如:文字翻译,财务总监,计算机中心负责人等等,这些工作会比公关经理或人事部经理更适合你。曾经在日企工作两年,后来又在日本留学四年的崔平老师说:“日本老板的想法是工作岗位要因人而异,他们希望充分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如果你已经顺利通过面试,那么恭喜你了!但是对于接下来的考验也不能掉以轻心。一般的日资企业都不会“养”一个专职的翻译,尤其是中小型的企业,它们更多的是需要“多面手”,你的工作也多是翻译兼秘书,或兼某个部门的负责人等等。所以进入日资企业之后还要多角度的锻炼自己,注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日本老板最看中的两种能力,也是你在日企站稳脚跟的筹码。

  2. 日语+IT很光明:

  日本的IT业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日语+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将十分走俏。近几年美国通用(GE)公司、美国戴尔集团的亚洲分部纷纷把原来在日本的业务拿到中国大陆来做,他们对既通日语又懂计算机的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大连外国语学院96级有一名男生,从大三开始自学电脑的有关课程,毕业时他的计算机水平已经相当高了。由于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都很强,又有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很快就被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相中。尽管毕业到现在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如果你和那位男同学一样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参加微软的一些计算机认证考试,然后向IT业发起进攻;同理,如果你对法律感兴趣可以参加全国司法考试,然后去竞聘翻译兼法律顾问等职;如果你对会计学感兴趣,可以去考ACCA(英国注册会计师)等会计师考试,然后去胜任翻译兼财务总监等职。总之,你在学好日语的同时,培养好自己的兴趣,并争取有一定的造诣,这样会使你的就业前景更加光明。

  3. 其他去向也灿烂:

  前些年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大连以及东北其他一些对日交流比较广泛的地区,但这些年,南方一些城市,比如深圳、广州、上海(尽管上海很难进)的一些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商社、旅行社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像烟台、威海、青岛等北方的沿海城市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另外,国家部委、各省市政府机关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有增无减。比如今年3月中旬,烟台市政府来大连外国语学院要本科毕业生20人,他们将被聘为烟台的区级政府机关和街道社区的日语翻译和经贸谈判人员,尽管没有日资企业的待遇丰厚,但是却反映了国家对日语人才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研究生的就业天空一片晴朗,他们的工作层次要更高,待遇要更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将从事专门性的学术研究,或者在大学里做专职日语教师,他们都将为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日语人才,从东到西都看好

  外语类毕业生的就业往往受到对象国发展形势的影响,目前随着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从事对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尽管日语人才的去向还主要是沿海开放城市,尤其是那些开放程度比较高,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但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将来也会向内地和西部扩展。相信聪明的日本人不会放弃西部的广大市场,况且还有国家的优惠政策作为辅助条件呢。

  多年带毕业生的苏老师,对日语专业的发展形势也很乐观。他说:“中国是越来越开放了,而且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了。日本是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从经贸,文化的角度加强中日之间的交流是必然趋势,日语作为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必将使日语人才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据统计,2006年一季度各省人才市场招聘单位需求数量最大的前十个专业依次是营销、管理、设计、计算机、机械、财经、医药、建筑、外语、电气。求职登记人员需求专业排行前十位的是计算机、管理、财经、机械、外语、医药、建筑、文教、艺术、法律。


   从人才供给来看,日语专业人才明显供应不足。需求日语人才的企业从行业分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工业系统公司;二是国际贸易公司;三是信息技术公司;四是现代服务型企业。一般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大体为“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以上程度,口语流利。从交流会现场数据统计,9名英语专业求职者争1个工作机会,9家企业抢1名日语专业应聘者,可见日语人才匮乏程度。


   从人才供给来看,日语专业人才明显供应不足。需求日语人才的企业从行业分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工业系统公司;二是国际贸易公司;三是信息技术公司;四是现代服务型企业。一般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大体为“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以上程度,口语流利。从交流会现场数据统计,9名英语专业求职者争1个工作机会,9家企业抢1名日语专业应聘者,可见日语人才匮乏程度

不知道你英语怎么样,如果既会英语又会日语,那出去找工作,就比别人有更大的优势了,现在英语太普遍了,一般稍微读过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讲那么几句,如果能多学一门外语,自然是最好的.也可以从事翻译和外贸类的工作.

5. 选日语的出来一般做什么?内向的行吗

日语人才,就业去向哪里?

  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

  1. 进军日企很容易:

  日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城市,诸如大连、烟台、青岛、苏州、无锡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很多同学都把进入日企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

  但是,日本公司的工作风格与国内、欧美都有差别。日本公司的老板工作讲拼搏,加班加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也要求员工同样勤奋,有奉献精神,绝不可斤斤计较;日资公司喜欢把工作的目标、进程订得细致清楚,然后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完成,不喜欢任何人标新立异;凡事须向上司汇报,问准方可行动。

  因此,要想成为管理规范的日资企业中的一员,在面试中就要注意这些特点。

  第一,守时。

  于丽红老师认为:“面试成功的秘诀是了解日本人守时认真的性格特点。”如果面试时间定在下午1:30,那么按照日本人的思维习惯他会在1:25左右到场,而参加面试的你也必须提前三五分钟到场才行。在日本人看来,守时是一个人的必备品质,如果面试已经开始,你才匆匆忙忙赶到,那么你不用拿出简历就已经被炒了。

  第二,注意细节。

  要穿戴整洁,不能蓬头垢面;着装要得体,到不同性质的企业面试或竞聘不同的工作岗位要穿不同款式的服装,最好穿职业装。面试时眼睛要直视面试官,不能左顾右盼,否则日本人会认为你并没有在听他讲话,这在他看来是非常不尊重人的。面试时要“站如钟,坐如松”,双手一般放在身前,充分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最后,无论面试成功与否你都要对面试官道谢(どぅもぁりがとぅござぃました)和道别(さょぅなら)。

  第三,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在中国,一般的面试过程是你把简历交上去,等待用人单位给你安排工作岗位,或者是你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才去面试。可是日资企业的面试却不是这样的。参加面试之前,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对面试官“坦诚相告”。比如说: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与人交流,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却很强,面试时你需要把这些都告诉面试官。但是不必担心,你不会因此而失去在日企工作的机会,相反你会找到更适合你的工作岗位,比如:文字翻译,财务总监,计算机中心负责人等等,这些工作会比公关经理或人事部经理更适合你。曾经在日企工作两年,后来又在日本留学四年的崔平老师说:“日本老板的想法是工作岗位要因人而异,他们希望充分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如果你已经顺利通过面试,那么恭喜你了!但是对于接下来的考验也不能掉以轻心。一般的日资企业都不会“养”一个专职的翻译,尤其是中小型的企业,它们更多的是需要“多面手”,你的工作也多是翻译兼秘书,或兼某个部门的负责人等等。所以进入日资企业之后还要多角度的锻炼自己,注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日本老板最看中的两种能力,也是你在日企站稳脚跟的筹码。

  2. 日语+IT很光明:

  日本的IT业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日语+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将十分走俏。近几年美国通用(GE)公司、美国戴尔集团的亚洲分部纷纷把原来在日本的业务拿到中国大陆来做,他们对既通日语又懂计算机的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大连外国语学院96级有一名男生,从大三开始自学电脑的有关课程,毕业时他的计算机水平已经相当高了。由于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都很强,又有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很快就被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相中。尽管毕业到现在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如果你和那位男同学一样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参加微软的一些计算机认证考试,然后向IT业发起进攻;同理,如果你对法律感兴趣可以参加全国司法考试,然后去竞聘翻译兼法律顾问等职;如果你对会计学感兴趣,可以去考ACCA(英国注册会计师)等会计师考试,然后去胜任翻译兼财务总监等职。总之,你在学好日语的同时,培养好自己的兴趣,并争取有一定的造诣,这样会使你的就业前景更加光明。

  3. 其他去向也灿烂:

  前些年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大连以及东北其他一些对日交流比较广泛的地区,但这些年,南方一些城市,比如深圳、广州、上海(尽管上海很难进)的一些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商社、旅行社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像烟台、威海、青岛等北方的沿海城市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另外,国家部委、各省市政府机关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有增无减。比如今年3月中旬,烟台市政府来大连外国语学院要本科毕业生20人,他们将被聘为烟台的区级政府机关和街道社区的日语翻译和经贸谈判人员,尽管没有日资企业的待遇丰厚,但是却反映了国家对日语人才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研究生的就业天空一片晴朗,他们的工作层次要更高,待遇要更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将从事专门性的学术研究,或者在大学里做专职日语教师,他们都将为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日语人才,从东到西都看好

  外语类毕业生的就业往往受到对象国发展形势的影响,目前随着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从事对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尽管日语人才的去向还主要是沿海开放城市,尤其是那些开放程度比较高,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但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将来也会向内地和西部扩展。相信聪明的日本人不会放弃西部的广大市场,况且还有国家的优惠政策作为辅助条件呢。

  多年带毕业生的苏老师,对日语专业的发展形势也很乐观。他说:“中国是越来越开放了,而且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了。日本是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从经贸,文化的角度加强中日之间的交流是必然趋势,日语作为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必将使日语人才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据统计,2006年一季度各省人才市场招聘单位需求数量最大的前十个专业依次是营销、管理、设计、计算机、机械、财经、医药、建筑、外语、电气。求职登记人员需求专业排行前十位的是计算机、管理、财经、机械、外语、医药、建筑、文教、艺术、法律。


   从人才供给来看,日语专业人才明显供应不足。需求日语人才的企业从行业分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工业系统公司;二是国际贸易公司;三是信息技术公司;四是现代服务型企业。一般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大体为“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以上程度,口语流利。从交流会现场数据统计,9名英语专业求职者争1个工作机会,9家企业抢1名日语专业应聘者,可见日语人才匮乏程度。


   从人才供给来看,日语专业人才明显供应不足。需求日语人才的企业从行业分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工业系统公司;二是国际贸易公司;三是信息技术公司;四是现代服务型企业。一般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大体为“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以上程度,口语流利。从交流会现场数据统计,9名英语专业求职者争1个工作机会,9家企业抢1名日语专业应聘者,可见日语人才匮乏程度

不知道你英语怎么样,如果既会英语又会日语,那出去找工作,就比别人有更大的优势了,现在英语太普遍了,一般稍微读过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讲那么几句,如果能多学一门外语,自然是最好的.也可以从事翻译和外贸类的工作

选日语的出来一般做什么?内向的行吗

6. 经济全球划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张春祥 

一、经济全球化的由来及其内涵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出现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特别是80年代以来,其特征日益显著。“经济全球化”一词就是当时那些从事国际政治研究的学者和国际社会的一些权威人士针对世界经济的特征提出来的。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规模性地使用了这一词语。这一过程是从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的。此后,西方各国都纷纷实行自由汇率制度和拆除关税壁垒,放松资本进出口管制,从而为国际间的交流扫清了障碍。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正在快速扩大贸易自由化的范围。世贸组织正式运行以来,贸易自由化已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合计已达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16.6万亿美元。 二是投资外向化日趋凸现。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2430亿美元,1996年达到360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对外的直接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发展中国家对外的直接投资也在稳定增长。三是加速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现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这些区域经济集团不仅内部的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共同大市场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开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产网络化体系。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五是加速了金融国际化。时间、地域和国界对资本流动已构不成障碍,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量500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安排在1万亿美元以上。 

全球经济化的日趋发展,生产(资本)、金融、贸易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而管理、资金控制和金融服务等活动日益集中在少数当今国际中心城市。这一经济趋势促使一些国际性大城市发展成所谓全球性城市,当今少数5~6个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围80%的贸易额。这些全球性城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全球性城市;第二个层次为区域性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和区域范围的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并产生辐射作用时,它的中央商务区(cbd )就成为实现经济功能一体化的驱动中枢,以跨国公司、财政、金融(货币、银行、市场、证券)等机构高聚集为主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趋势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强化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二是国际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金跨国交易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市场;四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就我国沿海的部分城市来讲,据报载,美国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资;新加坡由政府牵线,在苏州设立“新加坡工业园区”;广东惠州市“八五”期间共签外资项目5175宗,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引进东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国公司的资金与技术;近年引进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达、诺基亚、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国公司投资,有效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由此可见,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动,在功能上逐渐融合为一个全球层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一体化经济体系,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或全球经济化、世界型经济)。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之初,人们强调的多是积极的、有利的一方面,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配,有利于生产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因而全球化是具进步意义的历史大趋势,如果全球经济是平等、合理的则可使各国都从中受益。然而当今全球化有其两重性,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可能从中获利也有可能受损。在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利弊的基础上,各国都纷纷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得更快了,世贸组织不断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显著加快,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各国为获得超额利润、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地位而进行制度安排的结果。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科技创新。国际科学技术的创新,能直接带动全球生产力的提高。在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必然进一步突破民族国家疆界的限制,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而使各国的企业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们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用最有利的条件进行生产和市场销售,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国策,20年来的实践已证明,越是开放较早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就越快,国内很多企业正是在合资中成长壮大的。利用外资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冲击,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竞争中的发展。我们要拓宽开放领域,特别是对外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将会增加新的外商投资热点,扭转当前外资下降趋势,并有利于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 

从以上正面影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某一国家经济运行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展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和追赶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率就高出发达国家一倍。这种趋势今后还会持续下去。克林顿在访华前的讲话中说:“据预测,在未来20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三倍”。由此可见,宣传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不但不符合事实,还会传播有害信息。而且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 

1.对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在国际金融无体系状态下,金融市场动荡,丑闻不断,投机猖獗,风暴四起,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外资规模的同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督,一旦国内经济出问题,发达国家的投资资本便乘虚而入,酿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这几年,国际市场的金融状况、商品流动状况所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都会波及到我国。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后蔓延到韩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实际上对我国也构成了很大的冲击,整个外贸出口、利用外资都受到很大影响,1999年尚有一定好转。 

2.对我国经济主权的负面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必须遵守已有的的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为获得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有时被迫主动对经济管理权限作出某些让步,其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发达国家。 

3.对产业结构的负面影响。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接受发达国家扩散的低层次产业,就会形成与其高层次产业的垂直分工,因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纯属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 

4.对市场占有的负面影响。伴随着跨国公司的“侵入”,市场更多地被外资所占有,国外市场已被发达国家所瓜分,发展与发达国家凭目前的经济实力分割国外市场,这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4.4 万个,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28万个。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产,掌握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与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我国部分国内市场已被跨国公司控制,轻工行业如洗涤用品、饮料等,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量、销售上占了35~50%;移动通讯设备仅美国摩托罗拉天津独资企业一家已占国内市场的90%;德国西门子在华39个合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交换机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32%,全国程控交换机外商占70%的市场。 

5.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成为工业品的生产基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高新技术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后发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争夺资源上,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结果强化了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6.对经济制度的负面影响。有的人认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在经济制度上保持“同步”,否则无法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度始终有可能被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所“兼并”。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各国资源最优配置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冲击和风险。其表现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弱化了各国的国家主权,使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可诱发国内金融风险等。但是只要对策有方,其冲击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三、对欧美日经济发展的透析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力量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对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一)欧共体经济。欧盟经济比较稳定,但欧洲的状况出乎意料。就是欧元启动时间不长,已贬值11%。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使欧洲的资金纷纷外流,对欧洲的影响很大。此情况对美有利,因为资金持有者认为美国比较安全,使资金很大程度上流向美国,并支持了美国的股票市场。但欧洲的经济还是比较稳定的。欧元启动对欧盟所以有利,是互相间的交易变成了内部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对欧元以后的变化趋势,欧中央银行认为,目前欧元贬值是不可避免的,从长远看,欧元在国际上仍然是稳定的。欧盟对中国的关注,有两方面原因:人民币不贬值是好事,对他们有利;我国的外汇储备在币种上是否增加对欧元的储备。我们增加对欧元的储备,对欧元币值能起稳定作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80%是美元。今后要考虑扩大美元以外的其它币种的储备,但必须注重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 

(二)美国经济。美国经济连续八年增长,究其原因,除国内外有利因素外,主要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制造业的进步,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全球化大潮中对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第一,从80年代中期起由汽车业带头,学习日本的精益生产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第二,90年代初,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后,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全面改造;第三,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缩编、放权和再造工程,以及横向管理等,对企业进行大改组。结果使制造业打了一个翻身仗。从制造业的复兴方面看,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钢铁。在日本的竞争下,美国连年亏损。1993年仍亏损3.5 亿美元。80年代一个工人生产一吨钢10小时,90年代只要5小时。到1995 年美国为4.42小时,日、法、德、英依次是4.49、4.61、4.69、4.71小时。1994年,美国获利10亿美元。 

2.汽车。在竞争中,80年代日本产量超过美国,占美国市场份额的25%以上。本田车成为美国人最喜欢的款式。80年代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进行了技术和管理改革,扭转了颓势。1992年,三大公司除通用外,均比日本提高了成本效率。生产一辆小车直接成本福特为5481美元,克莱斯勒为4841美元;日本丰田6216美元,本田6216美元,日产是6782美元,马自达6618美元。1994年,产量与收入都超过日本。 

3.微电子。80年代美国从自己所创新的领域败下阵来,在全球的半导体市场份额,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34%上升到46%。制造业前10名,美占前7家,日占后3家,1990年美只剩下一家。市场份额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美国企业的奋斗加政府支持,1990年扭转了局面。1994年全球102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美日分别为43%、40%。日本占领的低档记忆芯片,始终未打入尖端的微处理器市场。而顶尖公司是美国的应用原料公司。 

美国制造业复兴与美国持续稳定增长的关系,使人们对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不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而轻视制造业;其次,要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的优先发展,但不能忘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制造业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部门,不能在发展高新技术时放弃传统制造业。美国早期用低价劳力把制造业搬到国外也不可取,应用高新技术武装制造业才是正确的。 

从以上情况看,目前美国经济处于景气状态,看来在今后几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隐患也存在,膨胀的股票市场支持了美国国内消费。持有5000美元以上股票的家庭约占美国家庭总数的60%,这些家庭的消费都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股票上扬,其消费欲望就增长;一旦股市萎缩,整个消费就下来。美国自己也承认,股市至少有30%是泡沫。美国股票市场市值为1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约8万亿美元, 我国股市市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国为1.5倍。 当然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的领域处于垄断地位。 

(三)日本经济。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日本是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估计5万亿美元。 其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目前日本经济仍未走出困境,处于萧条状态。从日本官方统计,1999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影响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银行包袱沉重。泡沫破灭后, 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约1万亿美元;二是日本的消费需求不足比我国严重的多。日本最大的居民消费是住房问题,现在房地产业处于低迷状态,对国家影响较大;三是日本的设备投资仍未增长。日本的这种状况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出口和利用外资都会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今后这种基本格局不会发展大的变化,如果利用得好,对我国是有利的。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更多地利用外资、资源和技术。改革开放20年,我国利用外资总规模为4000亿美金,按现在汇率计算约3万多亿元人民币。这对解决国内建设资金短缺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能源交通方面利用外资最大。与此同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但先进装备真正达到世界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这些先进装备主要靠引进,自己开发的比重不足。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可按人口平均并不多,下世纪初,部分矿产资源严重短缺,原油就是个问题。在当前国际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我国资金、技术和某些资源不足问题,对我们是有利的,应抓住这个机遇。 

近年来,虽然国际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有所增长,但和平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战争,目前的世界格局对我们是有利的。 

四、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客观的历史趋势,它仍将不断加强。21世纪经济全球化将获得新进展。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安全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如何正确选择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显得尤为紧迫。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 

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强科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是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题中有两个基本点: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要保持其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平等。这就需要极大地提高人的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见《行动纲领》),人的发展是人类最终目标,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比,应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绝对优先地位,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而发展又取决于人的素质。今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必须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既不造成环境破坏,又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不仅当代人可以更好地生存、发展,而且子孙后代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它以节约资源,特别是要科学发现各种可利用的再生资源,使社会生产得以延续;保护环境,防止本国和跨越国界的环境恶化;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承受力保持平衡,提高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综合国力方可得到不断的加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质量,保持和创造美好的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世代发展。 

(二)加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和适用的科学技术 

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是最重要的财富,一个国家发展水平高低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国力的较量,就是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较量。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步,才能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改变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格局以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增强防御经济全球化给经济安全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国民教育、科技投入和管理体制要协调发展,这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唯一正确策略。 

(三)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使我国尽快参与世界经济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要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资源,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优势,提高综合国力,增大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系数。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平等互惠的经贸关系,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要有原则地、有作为地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区域性的金融和贸易组织。当然,事关国计民生和重大经济利益的领域,我们要始终坚持中方必须掌握主导权和控制权,像电信业的控股问题,寸步不让;农业方面,我们坚持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糖、食用油,以及化肥等产品的专营权,确保国家有足够的宏观调控手段,避免损害亿万中国农民的利益。 

(四)强化企业体制改革,组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垄断日益加强的趋势,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组成大型企业集团,并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积极开展国际经营,以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最终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美国为例,本世纪初,美国有汽车制造企业200多家,现在只有3家企业。从国际上看,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世界各国的企业,跨国并购导彩纷呈,兼并与收购表现为强强联合,优优相并。1995年,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成立东京三菱银行,总资产达到7014亿美元;1996年,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两大飞机制造巨头合并,使其获得65%的世界市场份额;1997年6月, 蒂森和克虏伯两大钢铁公司合并,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以其110 亿马克的营业额和1500万吨原钢产量而居欧洲扁钢领域第一、世界第三。并购范围空前,涉及各行各业。汽车工业领域,奔驰与克莱靳勒两大汽车公司合并,福特兼并马自达公司,大众并购罗伊斯公司;1998年初,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制造商康柏公司以96亿美元收购在大型计算机制造中颇具实力的数字设备公司;1999年初,美国电话设备制造商朗讯公司以203 亿美元并购美国第四大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商艾森德通讯公司,从而把计算机、通讯等高科技行业大兼并不断推向高潮。 

从以上情况看,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国家的经济安全体系最终也要靠强大的企业力量来支撑。因此,企业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要引导企业把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和落脚点,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以至国际水平。全国所在大型企业都应建立健全技术中心,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也要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把国企改革和技术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国企的竞争力。 

(五)加强利用外资管理,克服引进外资中的问题 

资金不足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外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但利用不当也会形成国内市场流失和金融危机等不利于经济安全的问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引进外资工作,要统一认识,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利用外资战略;同时要牢牢控制利用外资的规模、结构和流向,以外资的技术含量作为引进外资的质量评判标准,平等互利地利用外资,绝不接受任何出让主权的条件。 

(六)对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复兴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制造业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部门,是支柱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大问题。所以不能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而轻视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对我国的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一方面,要引进日本的精益生产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尤其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制造业,使其恢复竞争优势;当然,这些都应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缩编、放权、再造工程、横向管理等对企业进行大改组,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使我国的制造业打一个翻身仗,奠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在经济加速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一切领域的资源、技术和人才都居于领先地位,即使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以臻共同繁荣,即双方或多方互惠互利,这也已经成为一种同竞争并存的历史趋势,以达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的世界经济最优状态。 

【原文出处】宁波经济丛刊 

【原刊期号】200002 

【原刊页号】9~13 

【作者简介】张春祥,研究员 

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30002) 
参考资料: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viewart.rs?bid=2078&aid=10344

7. 在大学生时专业是日语(国际贸易),报考公务员时,都能报什么专业,可以报经济类的或是国际贸易类的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不可以,专业不符合要求,具体要求,看职位表要求。
给你分享一个公务员考试(http://gz.offcn.com?wt.mc_id=bd11588)复习备考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1、重做真题,把握规律
吃透真题是复习备考的必备之选,真题是一切趋势变化的源泉,掌握了真题就掌握了公务员考试的命脉。因此,建议考生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可以通过重做真题,发现和总结自身不足,进一步把握省考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为最后的冲刺复习做好准备。考生在重做真题时要注意:
(1)重新购买或打印真题,以免受到上次做题的干扰;
(2)作答完毕后要认真对照答案,与第一次做真题的情况比较,尤其是对一错再错的题目要重点分析,发现自己的不足所在;
(3)对所做真题的材料和试题特点进行研究,明确省考出题规律,尤其是对常考题型进行总结,记诵一些常用公式,实现在考场上快速解题。
2、专项复习,查漏补缺
经过前期的复习,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考生要真正成为“考试达人”,还必须在短板上下工夫,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专项突破,比如有的考生数学运算较差,一直难以提高,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考生可以通过专项复习,攻克短板,实现解题能力的提高。
(1)考生要对专项中每一种题型做全面、细致的掌握,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认真地学习,这是一个重要步骤。
(2)通过做练习来巩固自己掌握的题型和解题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既省时间又有正确率。
(3)对易错题、难题进行标注,下次着重复习。
3、模拟练习,最后冲刺越是临近考试,考生越是不能放松模拟练习,以免考试时因生疏而造成的紧张、答题速度下降的情况发生。在考前一个月在按部就班实行日常复习计划的同时,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采用实战模考模式进行复习,即将自己的作答时间调整到与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时间(上午9:00—11:00)一致,以培养思维的敏感度,快速适应真考环境。
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实战模考,可以提前适应考场气氛和考试节奏,有利于掌握答题时间,既消除了考生在考场中由于时间控制不好造成的紧张情绪,也可以让考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可能会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应对。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在大学生时专业是日语(国际贸易),报考公务员时,都能报什么专业,可以报经济类的或是国际贸易类的吗?